十九載塘邊耕耘
七年納米路求索
她是吳鳳英
一個把青春獻給水產養殖的人
吳鳳英,正高級水產養殖工程師,供職于陽江市立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技術研發與技術推廣。 她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廣東省勞動模范,被授予“廣東省十大杰出高素質精勤農民”“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陽江市十佳青年農創客”等榮譽稱號,為陽江市高層次人才、陽江市農業生產工作推廣能手。
十九年來,吳鳳英走遍陽東區上萬畝養殖場。她不是匆匆過客,而是扎根一線的“塘邊醫生”。
她骨子里深植著一股永不言棄的“較勁”精神,面對科研難題時,她鍥而不舍地追問、永不停歇地探索。正是這份矢志不渝的執著,引領著她與團隊共同攻克難關,成功研發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納米破壁”技術,實現了對傳統水產養殖模式的革新性突破。她領銜的集成創新成果——“對蝦新型納米中草藥養殖技術”,榮獲2024年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殊榮;同時,“對蝦新型納米中草藥養殖技術應用與推廣”項目也摘得了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的桂冠。
據吳鳳英介紹,納米破壁技術,即在納米級的微觀尺度下,對天然植物原料進行深入剖析與精細加工,從而提煉出粒徑小于1000納米的中藥精華成分。相較于未采用納米技術處理的同類產品,該技術不僅使生物效應顯著提升3至5倍,而且大幅減少了使用量。這一創新成果積極響應了國家減抗、替抗的戰略號召,為推動綠色、環保、高效的水產養殖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撐。
“納米破壁技術”——這一曾讓普通人望而生畏、覺得高深莫測的專業術語,在吳鳳英的娓娓道來中,搖身一變,成了養殖戶們耳熟能詳、觸手可及的“鄉土智慧”。然而,要讓這股科技新風在傳統養殖的深厚土壤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又談何容易?
吳鳳英回憶道:“那段時間,最棘手的就是農戶們的不解與疑慮。”
陽東區眾富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沙新雄,一臉誠懇地道出了大家的心聲:“這技術聽著挺玄乎,可咱以前壓根沒用過這類產品。它到底能給咱的魚苗帶來啥好處?會不會有啥副作用?對魚苗的存活率和水質有沒有啥影響?萬一用了虧本,怎么辦?”
面對農戶們的一連串問號,吳鳳英沒有選擇紙上談兵,而是用實際行動許下鄭重承諾,以滿腔誠意化解他們的重重顧慮。
吳鳳英堅定地說:“在試驗期間,我們免費提供納米破壁中草藥養殖產品;如果因使用我們的技術導致養殖出現問題,我們愿意承擔全部損失,并進行合理補償!”正是這份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擔當,為她贏得了農戶們的信任與托付。漸漸地,越來越多的農戶鼓起勇氣,開始嘗試這股源自實驗室的“神奇力量”。
堅持,終將收獲回響。納米技術產品如同一股清泉,為養殖戶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豐收喜悅與經濟效益。一位農戶緊緊握著吳鳳英的手,感激地說:“自從用了‘納米破壁’技術的飼料,我家魚蝦的成活率一下子提升了10%,品質也更上一層樓,市場反響熱烈,銷售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吳鳳英深刻洞察到,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與高校專家智慧的深度交融以及社會各類資源的有效對接。為此,她勇挑重擔,積極牽頭組建了廣東省勞模創新工作室,以此為紐帶,緊密聯合高校、科研院所與實力企業,精心構筑起一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合作平臺,為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廣東豐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簡諾,懷揣著對家鄉的深厚情感與創業夢想,計劃以家鄉大八那獨具特色的涼粉草為基石,匠心研發涼粉草植物飲品,全力打造集健康養生、藥食同源理念于一體的地域性標志產品。在朋友的熱心引薦下,他滿懷期待地找到了吳鳳英的工作室。
“吳老師憑借工作室的廣泛影響力與豐富資源,積極為我們牽線搭橋,對接高校權威專家。專家們深入挖掘陽東豐富的‘南藥文化’資源,提出了‘涼粉草+’的創新概念,并全程悉心指導我們開展‘藥食同源’產品的研發工作。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成功開發出涼粉草植物飲料、茶葉、點心等一系列備受市場歡迎的特色產品。”簡諾滿懷感激地說道。
吳鳳英的故事,是科技與鄉土碰撞的火花,是堅守與創新交織的信念。她讓“科技興農”從響亮的口號,轉化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中驅動產業振興的有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