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東區位于廣東省西南沿海之濱,珠江三角洲西緣,東連臺山市、恩平市,西與陽江市江城區接壤,北接陽春市,南臨南海。全境位于東經111° 45′45″~112°21′16″,北緯21°42′10″~22°15′33″,東西長61.4千米,南北長62.5千米。
【地貌】 陽東區境東部、北部和西部多為山地環抱,地勢為周高中低,向海傾斜,從山地、丘陵(包括臺地)過渡到漠陽江沖積平原和濱海平原。
山地 主要分布于東北部。東部山地,多呈南北走向,范圍主要在新洲、東平等鎮,最高峰是新洲鎮的紫羅山,海拔762米。北部山地,位于大八鎮綿延陽春、恩平,習慣稱珠環山,其中與恩平市那吉鎮交界的爛頭嶺最高,海拔為1014.6米。中部山地是東岸山,位于境內中心偏北地區,最高峰為東岸嶺,海拔584米。山地的分布,因在區境內東部,北部邊界地區,故形成本區的天然屏障,這種三面環山,向南開口的“馬蹄狀”地形,對冬季冷空氣的入侵,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夏季,隨南風入來的暖濕氣流,隨著地形的抬高,容易成云致雨,使北部和西部山區成為陽東多雨中心。但這些高矮不一的山地,其中有不少缺口,如漠陽江,那龍河谷地,便成為冬季冷空氣入侵的主要通道。
丘陵(含臺地) 縣境內,從東、北、西三面山地往中往南,東起新洲、合山經北慣,西北至紅豐、塘坪,都是比高(高差)100~500米的丘陵與臺地相間地區,面積較為廣闊。
平原 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多是河流沖積平原,主要分布在漠陽江中下游的紅豐鎮以及那龍河中下游的北慣、雅韶鎮等地,以漠陽江和那龍河合力沖積而成的漠陽江三角洲面積最大。河流沖積平原的地勢較平坦,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適宜發展牧、漁業生產。濱海平原分布在沿海一帶,東起東平鎮,西至雅韶鎮,面積數十平方千米。濱海平原多為近代海相沉積和潟湖地形。
【氣候】 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冬季盛吹東北與北風,夏季盛吹東南風,臺風活動期在夏秋季,冬春季常遇冷空氣侵襲。光照時間長,熱量豐富,通常年均日照約2012小時,無霜期長,區境內北部的珠環、太洞、羅田年均大于350天,其余地區大于360天,或全年無霜。陽江市(含陽東區)年均氣溫為攝氏22.3℃左右,年均降雨量為2300毫米左右,無霜期限為350天左右;年雨季是4~9月;年主導風向是東北風,夏季主導風向是東南風。常見的氣候災害頻繁,尤以臺風、旱澇為主,并會衍生地質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