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在陽東區第八屆
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
陽江市陽東區財政局局長 王啟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區人民政府的委托,向會議報告陽東區2017年財政決算情況,請予審議。
2017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態勢持續發展,區本級財政決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一、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及平衡情況
2017年我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6673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0607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83211萬元,債務(轉貸)收入33216萬元,調入資金9046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592萬元,上年結余14059萬元。財政總支出311302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55429萬元,專項結轉下年使用55429萬元。具體情況為:
(一)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
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0607萬元,按自然口徑計算,比上年107081萬元增收13526萬元,增長12.63%,完成年度預算109223萬元的110.42%。加上上級補助收入183211萬元,上年結余14059萬元等,2017年全區財政總收入366731萬元,比上年減收2717萬元,減少0.74%。主要收入項目的完成情況是:
1、稅收收入完成81023萬元,同比增長21.99%。其中:增值稅收入31525萬元,同比增長79.97%;營業稅收入152萬元,同比減少97.02%;企業所得稅收入8590萬元,同比增長58.78%;個人所得稅收入3242萬元,同比增長42.38%;土地增值稅收入9827萬元,同比增長255.54%;資源稅收入432萬元,同比減少17.24%;城市維護建設稅收入8805萬元,同比增長88.54%;房產稅收入5884萬元,同比增長23.20%;印花稅收入2309萬元,同比增長131.36%;城鎮土地使用稅收入3599萬元,同比減少71.72%;車船稅收入1346萬元,同比增長24.98%;耕地占用稅收入494萬元,同比減少80.61%;契稅收入4818萬元,同比減少20.18%。
2、非稅收入39584萬元,同比減少2.66%。
3、上級補助收入183211萬元,其中:稅收返還13346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21804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48061萬元。
4、債務(轉貸)收入33216萬元。
5、調入資金9046萬元。
6、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592萬元。
7、上年結余14059萬元。
(二)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00807萬元(含列支國庫集中支付結余資金5291萬元),比上年342019萬元減支41212萬元,減少12.05%,完成年初預算243612萬元的123.49%。加上解支出、債券還本支出等全區財政總支出311302萬元,比上年355389萬元減支44087萬元,減少12.41%。主要支出項目的完成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7211萬元,同比增長4.17%;公共安全支出14733萬元,同比增長9.48%;教育支出67358萬元,同比增長8.36%;科學技術支出2519萬元,同比減少3.7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476萬元,同比增長73.7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9079萬元,同比減少5.7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6711萬元,同比增長1.31%;節能環保支出3660萬元,同比減少68.30%;城鄉社區支出36909萬元,同比增長109.21%;農林水支出24424萬元,同比減少66.39%;交通運輸支出3605萬元,同比減少60.4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865萬元,同比減少38.95%;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344萬元,同比減少39.21%;金融支出50萬元,同比增長108.33%;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7184萬元,同比增長105.43%;住房保障支出3029萬元,同比減少48.57%;糧油物資儲備事務支出2213萬元,同比增長92.27%;債務付息支出1567萬元,同比增長70.14%;其他支出1837萬元,同比減少80.95%,債務發行費用支出33萬元。
二、2017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2017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37511萬元。其中:城市公用事業附加收入112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31451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190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5246萬元,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收入351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161萬元。
2017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42925萬元。其中: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4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06萬元,城鄉社區支出40271萬元,其他支出777萬元,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22萬元,債務付息支出815萬元,債務發行費用支出10萬元。
2017年全區政府性基金收入37511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4898萬元、債務(轉貸)收入9720萬元、上年結余12434萬元,基金總收入為64563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2925萬元,債務還本支出5600萬元,調出資金8976萬元,基金總支出57501萬元。收支對比,年終結余7062萬元。
三、2017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
2017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400萬元,全部來自利潤收入,完成年度預算的117.3%。2017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完成177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51.91%,調出資金70萬元,總計支出247萬元。收支相抵,結余153萬元。
四、2017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我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由市統籌編制。
五、2017年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支情況
2017年全區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898萬元,其中,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838萬元,其他收入60萬元。
2017年全區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支出794萬元,其中,教育支出782萬元,其他支出12萬元。
2017年全區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898萬元,加上年結余696萬元,財政專戶管理總收入1594萬元;2017年全區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支出794萬元。收支對比,結余800萬元。
六、2017年地方政府性債務情況
(一)基本情況。
2017年末我區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為112162萬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為77242萬元,專項債務余額為34920萬元;政府或有債務余額為2458萬元,其中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余額為734萬元,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余額為1724萬元。
(二)債務收入及償還情況。
債務收入方面:2017年度我區地方政府債務(轉貸)收入42936萬元。其中,一般債務收入33216萬元,專項債務收入9720萬元。
債務償還方面:2017年度我區地方政府債務還本支出10100萬元。其中,一般債務還本支出4500萬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5600萬元。
七、2017年財政工作情況
2017年,我們堅決貫徹落實上級的各項決策部署,按照區人大有關決議要求和批準的預算,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政策精準性有效性,加大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本民生等重點領域保障力度,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加強征收管理,積極組織收入。按照收入預算由約束性轉向預期性的改革要求,強化對重點行業和重要企業的分析,細化對收入計劃執行情況的分析。堅持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完善獎勵激勵機制,做到應收盡收。重點加大對龍熙山和半山四季兩大房地產項目土地增值稅的清算工作,嚴格控制新增欠稅,確保了稅款及時足額入庫。加快土地出讓工作,全力增加財政收入。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協調下,成功爭取到陽江核電稅收從2017年6月份開始在陽東征管入庫,給我區的地方庫稅收帶來了強有力的支撐。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營改增試點改革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是降成本行動計劃中一系列減稅清費政策密集實行的情況下,我區頂住各方壓力,積極作為,采取一切措施保障收入,全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76%,此外,積極向省爭取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轉貸資金和置換債券轉貸資金共計42936萬元,有力保障了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所需。
(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助力經濟穩增長。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在嚴格落實國家收費清理及減免政策的基礎上,累計減輕企業負擔61972萬元,其中取消、免征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3511萬元,取消、免征、緩征或降低收費標準22項(次),現行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實現“零收費”;減輕企業稅負47499萬元、企業財務成本1156萬元、社會保險成本4551萬元,電力成本4011萬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效果顯著。聚焦實體經濟,聚焦創新驅動,安排企業扶持發展專項資金2800多萬元為企業轉型升級扎實鋪路。大力抓好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采用PPP模式順利完成市政設施建設。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項目基本完工,共利用世行貸款600萬美元新建和改擴城區主次干道支路共23條,建設總長度13.26公里。投入3900多萬元用于進一步加快產業轉移園區建設,著力提升園區承載力。加大資金調度,推進國家糧食儲備中轉庫新庫區建設工作,完成新糧庫1、2號倉庫建設。
(三)傾力保障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全年民生領域財政支出21.75億元,占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3%。十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高。一是社會保障標準穩步提高。全年區財政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061萬元,惠及群眾12230人;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支出3143萬元,惠及群眾3557人;殘疾人兩項補貼支出1555萬元,惠及群眾8951人;孤兒基本生活支出244萬元,惠及群眾212人;增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支出832萬元,惠及群眾70534人;增加企業軍轉干部生活困難補助支出7萬元,惠及群眾29人。二是推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提高到人均每月900元;撥付610萬元用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費和生活費補助資金的發放;推進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加快我區教育現代化進程。投入資金1656萬元用于學校維修改造等工程建設,優化了學校各項軟硬件設施;學前教育不斷發展,幼兒園普惠園、規范園創建活動扎實開展。三是推進文化惠民事業發展,加大資金保障力度,有效推進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政策,實施流動文化服務工程。加大公共文化投入,人均公共文化支出達119元,大大超出了市下達我區人均90元的指標考核任務。四是大力支持脫貧攻堅,投入扶貧資金6133萬元,幫扶貧困村貧困戶建設扶貧項目,實現6286名相對貧困人口脫貧。
(四)加大力度支持城鄉社區治理,改善城鄉人居環境。2017年全區城鄉社區支出36909萬元,同比增長109.21%,有效保障了我區城鄉治理水平的提升。城區方面,深入推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投入813萬元新建改建交通信號燈9座,城市道路、公園裝燈率達到100%,亮燈率達到99%以上。投入資金2908萬元,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鄉鎮方面,不斷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美麗鄉村。一是加強農村垃圾整治。按照“一鎮一站,一村一點”的建設要求,安排275萬元用于我區11個鎮的垃圾轉運站建設;安排162萬元用于我區162個村垃圾收集點的建設;安排270萬元由區住建局統一為各鎮購置垃圾壓縮設備;從2017年開始,每年投入資金近800萬元用于我區農村垃圾體系市場化運營項目啟動實施。二是東平鎮、合山鎮污水管網和那龍等七個鎮人工濕地建設全面鋪開,工程總投資3000多萬元。三是加強鄉鎮飲用水源地保護。投入200萬元用于合山、那龍、塘坪、大八、紅豐、大溝、新洲、東平共8個鎮的飲用水源地保護,有效保護了鄉鎮的飲用水源。
(五)不斷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高財政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體制,穩步推進項目庫管理和零基預算改革,繼續深化鄉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完善稅務系統區級征收經費核定,引導稅務部門加強管理、嚴格履行征管職責、提升征管效能,切實做到應征盡收。扎實推進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制定《區直機關省內乘用非公共交通工具出差定額包干管理辦法》。推進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強化財政工作風險防范。順利完成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表編報和區政府資產報告試點工作,對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閑置資產資源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完成我區5家國有“僵尸企業”出清重組任務。強化政府采購監督,持續推進陽光采購,強化采購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全程監督,提高政府采購執行效率,2017年我區政府采購預算金額44754萬元,實際采購金額41627萬元,節約資金3127萬元,節約率為6.98%。扎實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公開內容進一步豐富細化,除涉密信息和部門外,應公開預算的區直部門全部公開了部門預決算。
(六)積極防范財政風險,有效管控政府性債務。按照“嚴控增量,清理存量,化解風險,確保平穩”的原則,不斷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努力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一是加強管理,按時還本付息。在合理優化資源配置,充分提高債務資金使用效益的同時,落實對政府性債務的償還責任,將還本付息工作納入預算管理,按照借款合同約定,安排財政資金償還本息。二是妥善安排存量債務置換。充分利用上級置換債券債務轉貸的利好政策,對符合置換條件的存量債務,轉換成利息低的地方政府轉貸債務。通過債務轉貸工作,將大量的置換債券騰出資金優先安排于區政府部署的重點工作,確保重大民生政策的貫徹落實。三是量力而行,有效控制風險。對政府債務規模實行限額管理,使政府債務規模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相適應。堅決防止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有效防范化解財政金融風險。四是完善機制,強化制度約束。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完善政府舉債融資及債務風險預警機制。五是規范支出行為,強化使用效益。政府性債務資金不僅專款專用,而且只能用于公益性資本支出和適度歸還存量債務,不得用于經常性支出。2017年綜合債務率為16.04%,遠低于100%的控制標準,債務率較低,債務負擔未超出償債能力,債務風險整體可控。
2017年,我區財政運行情況總體平穩,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運行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財政進一步增收的基礎還比較薄弱;財政收入總量相對較小,在“保工資、保運轉”之外的民生支出,較大程度上依賴上級的轉移支付;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問題,通過深化改革與加強管理,努力加以解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上述匯報情況如有不足,請予批評指正,并懇請提出寶貴意見,我們將虛心接受監督,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