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思路和決策部署,陽江市陽東區編制了《陽江市陽東區工業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下稱《規劃》),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規劃》背景意義
近年來,陽東區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指導要求,堅定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推動工業經濟呈現穩中加固的發展態勢,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2022年,全區實現 GDP 341.44億元,占到全市經濟總量的22.2%;近兩年實現 GDP 平均增長3.9%,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稅收收入增速、外貿進出口總額等發展指標居全市前列,為全區“十四五”時期及中長期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全區仍然存在產業規模有待提升、創新能力有待加強、資源要素支撐不足等問題,也面臨著新發展階段下發展機遇和挑戰的新變化。
按照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依據《陽江市陽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上位規劃,充分銜接國家、省、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有關文件,特編制《陽江市陽東區工業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作為中長期推動全區工業體系向高端化、集群化、綠色化、低碳化發展,加快建設現代產業發展大平臺和承接產業轉移主陣地,打造全省深度融灣先行示范區的重要規劃和行動指引。
二、《規劃》主要考慮
《規劃》編制過程中重點做好“三個銜接”:一是做好與上位規劃銜接。對標對表上位規劃,加強與國家、省、市“十四五”規劃綱要以及《陽江市高質量建設制造強市實施方案》、《陽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等規劃的充分銜接。二是做好頂層設計和突出發展路線相銜接?!兑巹潯芳茸⒅厍罢靶浴⑾到y性,也注重特色重點和可操作性,提出構建具有陽東特色的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1+3+3”現代化產業體系(“1”是持續打造一個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即清潔能源產業;“3”是提質發展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木器制造等三大傳統優勢產業;“3”是培育壯大電子電器、先進機械裝備、高品質緊固件等三大新興產業集群),加速培育適應陽東發展的“N”種現代服務業和支撐配套產業(“N”是培育布局臨空臨港經濟、商貿服務經濟、綠色循環經濟三大經濟業態下的低空經濟產業、海洋牧場及配套產業、港口服務及臨港制造業、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業、商文旅產業、科技服務業以及低碳經濟、環保產業、安全應急產業等業態),并基于以上“1+3+3+N”產業體系全面梳理基礎條件、發展內容和發展路線,明確重點項目、重大政策、重大行動和發展目標,有序推進,以推動《規劃》落地實施。三是做好系統性謀劃和陽東發展實際訴求相銜接。在理論研究、實地調研、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多種形式征詢行業主管部門、重點企業、行業組織、技術專家、社會公眾等的意見,收集各類建議,合理采納吸收,做到響應市場發展實際需求、企業發展實際需要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內在邏輯,順應產業轉型發展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三、《規劃》目標體系
《規劃》圍繞“建設現代產業發展大平臺和承接產業轉移主陣地,打造全省深度融灣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戰略定位,以前瞻視野來審視和規劃未來五年全區工業經濟和產業發展的目標,提出到2030年,構建形成具有陽東特色的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1+3+3”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培育適應陽東發展的3大經濟業態“N”種現代服務業和支撐配套產業,呈現出產業布局合理有序、產業規模快速壯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發展趨勢,并形成符合陽東制造的較為完備的技術創新體系,產業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實現大幅提升。
《規劃》提出到2035年,全區工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邁上重要臺階,形成一個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六大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三大特色經濟新業態協同發展、創新融合的發展局面,建設成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四、《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在框架上分為六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章:發展基礎與主要形勢。全面總結梳理我區“十三五”時期以來工業經濟和產業發展主要成就和存在問題,分析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面臨的新發展環境和形勢。
第二章:總體要求。明確我區工業經濟和產業發展在中長期階段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百千萬工程”具體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和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這一主線,推動全區工業體系向高端化、集群化、綠色化、低碳化發展,加快實現全區產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目標是形成一個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六大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三大特色經濟新業態協同發展、創新融合的發展局面。
第三章:發展重點。著眼于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全力打造具有陽東特色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1+3+3”現代化產業體系,即持續做大做強“1”個千億級清潔能源支柱產業,打造成為“雙區”重要的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及其裝備制造產業基地;深度推進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木器制造等三大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升級,培育壯大電子電器、先進機械裝備、高品質緊固件等三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成為提振陽東實體經濟發展的“3+3”優勢制造業。同時,在協同創新發展過程中,前瞻布局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培育發展臨空臨港、商貿服務、循環經濟等新業態新經濟,打造陽東特色經濟業態和發展新動能,逐步延伸形成陽東“1+3+3+N”的現代化產業發展格局,保持陽東在中長期的經濟發展活力和區域競爭力。
第四章:空間布局。著力構建功能定位清晰、主導產業突出、產業布局合理、集聚效應明顯的“一核兩翼”產業空間布局。依托廣東陽東經濟開發區、珠海(陽江萬象)產業轉移工業園現有園區及規劃的擴容區域,構筑高端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區;南翼依托豐富的海洋資源及獨特的區位優勢,在東平和大溝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在新洲重點發展海洋水產深加工、預制菜等食品加工產業以及生態旅游、養生養老等新業態;北翼擁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在大八鎮、塘坪鎮規劃建設木器制造產業園,打造全產業鏈的木器制造產業,加快謀劃開發紅豐工業園區,推動商貿集散基地建設。
第五章:主要任務。提出促進全市工業經濟和產業發展, 加快建設現代產業發展大平臺和承接產業轉移主陣地、打造深度融灣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六大任務”,實施主體培育、集群創新、動能轉換、數智轉型、基礎設施、發展空間,推動全區工業體系向高端化、集群化、綠色化、低碳化發展,建設成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第六章: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優化營商環境、強化資金支持、加強人才保障、深化開放合作等內容,將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要素,不斷完善規劃實施的推進機制,確保各項重大任務順利完成,加快實現中長期發展目標。
五、 解讀部門
解讀部門:陽江市陽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聯系方式:0662-6332853